人品画品双高格,私藏终为天下公——“周怀民藏画专题”现身西泠春拍
时间:2011/07/03 作者:杨 笑 来源:西泠拍卖

1984年,著名书画家、鉴藏家周怀民先生毅然将几十年来秘藏的百余幅宋元明清与近现代名家书画及自己的优秀作品捐予故乡无锡,此“天下为公”之善举至今仍为世人所津津乐道。2011年春,西泠拍卖有幸受周老后人委托,首次奉上将引得天下藏家翘首企盼的“周怀民藏画专题”,其中包括明清书画大家项圣谟、程正揆、傅山、龚贤、恽寿平、文点、李鳝等十件精品佳构。

周怀民(1907-1996),又名周仁,字顺根,号芦塘居士,斋号双柳书屋、水云阁等,无锡钱桥北街周巷人。早岁学土木建筑。1926年始在北京中国画学研究会习山水,师从吴镜汀。曾任京华美专和北平艺专教授。擅山水,传统功力深厚,为30年代“京派”画家的代表。书画界前辈评价其山水画“直逼宋元,得马远、夏圭之精髓又出入变化,自造新意”。在30年代出版的《周怀民山水画集》上,黄宾虹题其画册云:“怀民先生天资聪颖,学力研深。此册秀逸华滋,洵称杰构。”江南才子王昆仑赞周怀民作画,有“心随画笔到江南”之句。因擅画太湖芦塘与葡萄而人称“周芦苇”、“周葡萄”。曾为中国美协会员、北京画院专业画家,一级美术师。

周怀民不仅仅是成就卓著的画家,亦是著名收藏家,更是京城首屈一指的鉴赏大家。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他节衣缩食, 披沙炼金,尽毕生心力收藏了一批流散在社会上的宋、元、明、清书画珍品,其中多名家巨匠之作,堪称“国之鸿宝”。1982年,周老和于省吾教授一起,将16世纪来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野墅华林》画屏捐给了辽宁省博物馆。1984年1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艺苑掇英》第23期,全刊专门介绍其珍藏的宋、元、明、清名家字画74幅。其中有宋代的《四喜图》、《松溪归棹图》(传为郭熙作),元人的《圉曳马图》、赵孟頫的《临兰亭序卷》,明董其昌的《湖山秋色图卷》、文征明的《东坡诗意图》,以及清代大家八大山人、石涛、髡残、王原祁、恽南田、华岩、郑板桥等人的作品,均为无价之宝。他毅然将这批藏画捐献给家乡无锡市,共计古代与近现代名家书画123件,其本人精品力作23件。为此,无锡市人民政府专门在无锡博物馆内建“周怀民藏画馆”。此等义举,怎不为世人所赞颂。正如其老友潘洁兹先生赋诗:“丹青名世德望隆,更精鉴别少人间。一生唯有书画癖,胜事偏多离乱中。搜求千轴皆国宝,画笥充盈囊中空。先生岂为儿孙计,秘藏终为天下公。”


项圣谟(1597~1658) 仿米氏云山图卷
水墨绢本 手卷 1646年作 画心:22.5×265cm 跋文:29×110cm
展览:《宋元明清绘画展览》,江苏省美术陈列馆筹备处、美协南京分会筹委会联合主办,1958年。
说明:杨无补上款。沈荃旧藏。黄宾虹、周怀民题跋。

这次“周怀民藏画专题”之十件精品,与其捐赠之作相比,丝毫不见逊色。其中既有文革时被没收后政府的归还,亦有周老在捐赠之后的收藏,为清初及中期一众名家之书画真迹,乃存世甚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周老在项圣谟的水墨绢本《仿米氏云山图卷》上,特别题道:“澹澹晓山横雾,茫茫远水平沙。安得绿蓑青笠,往来泛宅浮家。项氏此卷颇得米、高两家神趣,非凡品也。”此跋与黄宾虹的另一通跋语合裱于卷末,可见两位大家于此画之重视程度。该卷作于清顺治三年(1646),画中仅署丙戌八月——自明朝灭亡之后,项圣漠即不在自己画上署以朝代纪年,仅署干支,示以对清朝的抵抗之心。正是于此前一年,1645年阴历闰六月,清兵攻破嘉兴府城。项圣谟于《三招隐图》的题跋中曾追忆道:“余仅孑身负母并妻子远窜,而家破矣。凡余兄弟所藏祖君之遗法书名画,与散落人间者,半为践踏,半为灰烬。”国破家亡、满腔悲愤之际,他此时为何会再仿米家墨戏呢?此与其同时期的《秋山红树图》、《大树风号图》的风格可谓相去甚远。但见此画水墨苍茫,仿佛山河于泪眼婆娑之中;又或许此风与上款人杨无补有关。项圣谟是以画会友,投其所好;并未曾想推后200年,黄宾虹以82岁的睿智洞悉到“檇李项氏家世弆藏甲天下,孔彰从游于玄宰之门,研求六法,与宋人血战而来。”此处跋文191字,不仅道出自董其昌以来的画史流传,项圣谟与董其昌的师承关系,更断出其师法宋人但更求突变的心理。


恽寿平(1633~1690) 秋雨烟峦图
设色绢本 立轴 113.5×52.5cm   
展览:《宋元明清绘画展览》,江苏省美术陈列馆筹备处、美协南京分会筹委会联合主办,1958年。
说明:画轴包首处贴有故宫博物院卷标,卷标上书周怀民三字。

明末清初的文人雅士们身处易代之际,心怀故国之思,多以遗民自居。他们或归隐不仕、坚守气节,或遁入空门、潜心丹青,或致力抗争、至死不屈。在这个遗民群体之中,以书法知名的即以傅山为首。明亡后,傅山为反抗清廷剃发,拜寿阳五峰山道士郭静中为师,出家为道;而仍以明朝遗臣自居,戴黄冠,穿朱衣,以示反清复明之意;亦以道士身份作掩护,流寓四野,进行反清活动。据《石膏山志》载,清顺治四年丁亥(1647年)春,傅山和儿子傅眉到山西灵石县天空寺演示打坐和五禽戏。绫本立轴《行书七言诗》即创作于该年三月。“张筵把酒笑春风,多历偏能识化工。柳色抽回千古绿,桃花开出万年红。扬尘任自田为海,闻道还当老复童。个里真常浑是寿,莫言人境缺僊翁。”诗文里避世隐匿、悠然自得的情怀在率意而为、信笔盘旋的线条中缠绕、起伏、顿挫,令人感受到其狂狷之情与奇崛性格。傅山虽早年学赵孟頫墨迹,爱其流利圆转,但终因赵曾事贰臣而嫌其字媚俗,并转而崇尚颜体之书。此轴行书已显现出颜真卿行书中的使转笔法,为傅山于17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书风转变的重要左证。

 恽寿平的设色绢本《秋雨烟峦图》亦不出隐逸题材。他虽明清易代之时才十二、三岁,却仍忠于明朝,不事新朝,仅以鬻画为业。作为“清六家”之一的恽寿平,以“没骨”花卉独步清代画坛,然其山水则以“有骨”出现,形式虽不同,淡雅风格却是一致,山水甚至更显超逸。其早期山水近伯父恽向,取黄公望笔法,于荒率中见秀润;中期山水,浸润宋元诸家,渐脱刻板;五十以后,画风趋于苍老,兼取唐寅之法。此轴《秋雨烟峦图》,如其自题乃“临唐六如居士意”,却呈露其自家风貌。以水墨为主,兼有青绿设色;画面中林木石竹、峰峦溪流、人物房舍,皆深得“北宗”之笔法,又不失南宗之意境;尤其是秋树青黄,或空钩夹叶,或点色琢敷,仅以形态与色调的微妙变化,即营造出山涧林中丰富层次与灵动空间,韵味隽雅、旷然淡远,实为恽画山水中稀见之大幅佳作。

此外,“周怀民藏画专题”还将推出清代中期的一些艺术珍品:与石溪并称“二溪”的程正揆之绢本立轴《江山卧游图》作于金阊旅次,传清溪道人《江山卧游图》的同题创作约有500卷,均为长卷,此立轴乃难得一见;文征明后人文点克承家学,其设色纸本手卷《幽谷晴岚图卷》具有明吴门画派遗风,虽此风于清代没落,而今天看来,依然是用笔细秀文雅、墨色染晕迷离、山石松多点苔,意境清幽淡逸;“扬州八怪”之一李鳝的设色纸本立轴《时鱼洋菊图》以入世之情怀,将市井的虫鱼花卉以折枝构图,以破笔泼墨作画,融成奇趣,引领后世花鸟之风;“金陵之首”龚贤的《行书七言绝句诗册》更是值得关注,此乃龚贤于1668年50岁时所书,诗文是其从1665年到1668年历时三年时间创作而成,记述了他从扬州回南京后访友,定居清凉山,再次续弦娶妻等一系列的重要私人活动。其字体结构方势直转,棱骨分明;字形以方为主,字间皆不连属;以正锋为主,正侧锋兼使,结字用笔皆严守法度,正是其书法中期风格的代表力作。诗册对于研究龚贤的生平和书法创作具有极其重要史料价值,因而显得弥足珍贵。
这卷卷书画,穿越时间、空间的阻隔,历百年颠簸、战火洗礼,经周怀民先生与家人其善护之,现惟望新的有缘人能再次结缘于此,将先人之无限情怀,公诸同好、传承后世。
 


文 点(1633~1704) 幽谷晴岚图卷 设色纸本 手卷 31×278.5cm
展览:《宋元明清绘画展览》,江苏省美术陈列馆筹备处、美协南京分会筹委会联合主办,1958年。


龚 贤(1618~1689)  行书 七言绝句诗册 纸本 册页(画心二十一开、跋文三开) 画心:18.5×7.5cm×21 跋文:18.5×7.5cm×2 29.5×31.5cm
出版:《龚贤研究集》下集图244~265,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年。
说明:周梦台 杨秉桂题跋。


傅 山(1607~1684) 行书 七言诗 绫本 立轴 174.5×42.5cm 1647年作 
展览:《宋元明清绘画展览》,江苏省美术陈列馆筹备处、美协南京分会筹委会联合主办,195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