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317
王 铎(1592 1652) 行书怀友柬五言诗
绫本 立轴
识文:旧日同欣赏,茅堂晚共之。雪香梅发处,人忆雁来时。离乱山魈语,艰危铁室悲。更盟红紫岫,馨逸与相知。怀友柬。
款识:王铎。
钤印:王铎之印(朱) 烟潭渔叟(白)
鉴藏印:礼耕堂(白)
说明:清康熙三十年进士邹管收藏。
WANG DUO CALLIGRAPHY OF FIVE-CHARACTER POEM IN RUNNING SCRIPT
Ink on silk, hanging scroll
193×47.5cm
RMB:500,000-700,000
作者简介:王铎,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嵩樵、十樵、痴庵、东皋长、烟潭渔叟等,河南孟津人。明天启二年进士,授翰林编修,累官经筵讲官,礼部尚书。清兵入关,至南明福王朱由崧任东阁大学士。顺治三年仕清,官至礼部尚书。博学好古,工诗文、书画。其书法名重当时,与董其昌并称。
藏家简介:邹管[清],字晋公,号芑园,江西南丰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三十年进士,官山东即墨知县、礼部主事。康熙五十二年广东乡试副主考。着有《礼耕堂》二卷等。
——王铎《行书怀友柬五言诗》轴欣赏
◎ 胡西林
《行书怀友柬五言诗轴》是典型的王铎行书作品。王铎晚年作草书有一笔书之谓,往往一轴书法三五笔通贯全幅,笔走如蛇行,曲曲弯弯的墨线充满韧性,都是张力。而此轴《行书怀友柬五言诗轴》却是字字离立,结字丰满而气韵张扬,犹如游泳运动员,每一个字都饱绽发达的“肌肉”,显示出健壮的“体魄”。王铎学书最崇拜羲献父子,但是在他所处的晚明与我们今天一样,也见不到王羲之、王献之的真迹(尤其见不到王羲之的真迹),而在中国古代书法家中,他认为最能深入羲献书法堂奥的是米芾。所以由米芾溯二王是他一生书法用力最着之所在,《行书怀友柬五言诗轴》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他的这种功力,既不遗形,又得神韵,堪称佳作。作字字离立的行书,对书家结字和控笔的能力要求极高,我们可以单独解构这幅作品的每一个字,也可以通轴看整幅作品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顾盼关系,不难看出,这幅作品的小循环(结字)与大循环(章法)之间被一股通畅的气韵相联系,字字离立又字字照应,用笔控制得极好。这也正是米芾最为擅长的。所以,由王铎看米芾再遥望羲献父子,是崇山峻岭,各为高峰,高峰与高峰之间虽然也各自离立,但他们连为一脉,谁也不能取代谁。
《行书怀友柬五言诗轴》书王铎自作五言诗一首,未署作年,但依其面貌可以断定是王铎五十岁以后所作。理由如下:
1.此作两方钤印中有一方是“烟潭渔叟”。“烟潭渔叟”是王铎晚年常用的号,以目前所见,王铎大约在48岁前后起用此号。
2.所录诗是王铎的五言怀友旧作,诗中忆及“离乱”。王铎一生处在颠波中,但在他诸多诗中的被痛苦地述为“离乱”的,是崇祯十三年(1640)10月他赴任南京礼部尚书途中开始的,此时他49岁。而更大的“离乱”是从崇祯十四、五年开始到清顺治二年(1645)之间,此时王铎50至54岁。从诗的内容看应该属于这一时期。
3.比照王铎书法,此为他50岁以后风格。
所录五言诗是王铎甚为喜欢的一首诗,《王铎书法全集》卷5第1631页也有同一诗作的行书作品。《行书怀友柬五言诗轴》绫本,纵193厘米,横47.5厘米,品相完好,是可圈可点的王铎书法精品。